<th id="pllqf"></th>

    <tbody id="pllqf"></tbody>
    <dd id="pllqf"><center id="pllqf"></center></dd>
  1. <button id="pllqf"></button>
    <dd id="pllqf"><pre id="pllqf"></pre></dd>
    首頁 快訊 > 正文

    【全球熱聞】10年“無果” 一年連下3筆大單 復盤科倫藥業的轉型與資本運作

    《科創板日報》12月23日訊(記者徐紅)22日晚間,科倫藥業(002422.SZ)公告稱,子公司四川科倫博泰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科倫博泰”)將其管線中的7款在研臨床前階段的ADC新藥授權給默沙東。因為交易金額巨大,加上是一年里公司與NMC達成的第三筆大單,因此備受業界矚目。

    據公告,合作協議生效后,科倫博泰將一次性收到1.75億美元不可退還的首付款,以及合計93億美元里程碑金額和一定比例的銷售分成,協議總金額高達94.75億美元。

    受此利好消息影響,23日科倫藥業股價開盤一字漲停,而與科倫博泰有ADC藥物開發合作的港股和鉑醫藥(02142.HK)股價也一飛沖天,當日暴漲近40%。


    (資料圖)

    23日午間,和鉑醫藥亦更新了與科倫博泰的業務合作。據公告,7款授權給默沙東的ADC中,有2款為科倫博泰與和鉑醫藥的合作產品,其中和鉑醫藥占有30%的權益。

    ADC子公司屢屢牽手默沙東

    公開資料顯示,科倫博泰成立于2016年,通過授權引進與自主研發,已建立起較為豐富的抗體新藥研發管線,其中ADC藥物管線是公司的重要標簽之一。

    據科倫藥業此前公告,科倫博泰曾于2021年3月完成一輪融資,投前估值45億元。融資金額5.12億元,投后IDG資本、國投招商、LAV、蘇州禮康、高瓴資本分別持股4.525%、4.4894%、0.6651%、0.3325%和0.1995??苽愃帢I仍為控股股東,持股51.7017%。

    圖|科倫博泰在研生物藥不完全統計

    此次交易也是今年以來科倫博泰與默沙東達成的第三筆授權合作。在此之前,科倫博泰分別在今年5月和7月將SKB264和SKB315兩款產品授權給默沙東,其中前者是Trop2ADC,后者盡管交易雙方均未透露具體的項目是什么,但業界推測是Claudin18.2ADC。

    圖|2021-2022國內ADC交易統計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與前兩次授權合作不同、同時也被投資人認為“較不尋?!钡氖?,此次交易涉及的7款ADC新藥均還處于“在研臨床前階段”?!耙话愣?,臨床前項目的開發風險相對會更高?!睂Ψ奖硎?。但對此也有觀點認為,這恰恰體現了默沙東對科倫博泰ADC研發生產技術平臺的認可。

    據公開資料,科倫博泰Trop2-ADC(SKB264)目前正在中美開展針對多個瘤種的II期臨床試驗,同時還在積極推進聯合用藥的臨床研究;而Claudin18.2ADC(SKB315)也已經在2021年底進入臨床。

    一年之中接連與跨國藥企達成大單,這讓市場對科倫博泰這家公司的背景與實力產生了好奇。有長期跟蹤科倫藥業的投資人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科倫博泰的研發帶頭人為王晶翼博士。

    公開資料顯示,王晶翼博士自2012年加盟科倫,現任科倫藥業董事、科倫博泰董事長/總經理、科倫藥研董事長。2020年5月,鑒于王博士對公司研發業務的貢獻,科倫藥業還曾分別以1元的對價將所持子公司科倫博泰和科倫藥物研究院各10%的股份/股權轉讓給了王博士。

    另據媒體報道,目前科倫博泰有十多人的中美BD團隊,其中美國BD團隊主要負責創新項目對海外授權的聯系及組織,同時也根據公司管線戰略引進國外的創新項目。

    抗生素子公司分拆上市布局合成生物

    從仿制藥集采到創新藥內卷,最近兩年國內醫藥產業集體遇冷,企業普遍面臨生存壓力,而科倫藥業也在加速轉型。

    “終于不會再被喊做‘大輸液’了?!痹?2日晚的大額授權合作公布后,還有投資人這樣評論道。

    科倫藥業成立于1996年,為國內大輸液龍頭,產品市場份額超過40%。但由于“限抗令”、“限輸令”等政策的推出以及國內大環境影響,大輸液產量增長率總體呈現下滑趨勢。此外,近年集采政策的推出又給公司仿制藥業務帶來了明顯沖擊。

    但據介紹,科倫藥業其實早在2012年底就已全面啟動創新轉型,其中科倫藥物研究院和蘇州研究院主要致力于高端仿制及改良創新研究,科倫博泰及美國科倫專注創新研究的多技術類別、全功能平臺研發。

    值得一提的是,被視為科倫藥業負擔的子公司川寧生物也通過科倫的一系列運作慢慢完成蛻變,目前創業板上市在即。

    川寧生物是科倫藥業的歷史明星項目之一,也是公司抗生素產業鏈的一部分,主要生產抗生素中間體。該項目自2011年開始建廠,持續投入將近百億,但因為環保原因整整經歷7年時間才滿產,曾對科倫的業績造成很大的影響。

    而根據招股說明書,川寧生物對自己的定位不僅僅是抗生素中間體生產商,而是依托成熟的生物發酵技術和酶技術平臺,向高附加值合成生物學領域發力。

    從ADC藥物到合成生物學,雖然如今科倫藥業頻頻押中熱門賽道,但在轉型創新的道路上,公司可以說“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至今仍無相關產品實現上市銷售,未來能否真正逆襲仍待考驗。

    標簽: 科倫藥業 資本運作

    精彩推送

    无码专区毛片在线观看
      <th id="pllqf"></th>

      <tbody id="pllqf"></tbody>
      <dd id="pllqf"><center id="pllqf"></center></dd>
    1. <button id="pllqf"></button>
      <dd id="pllqf"><pre id="pllqf"></pre></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