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pllqf"></th>

    <tbody id="pllqf"></tbody>
    <dd id="pllqf"><center id="pllqf"></center></dd>
  1. <button id="pllqf"></button>
    <dd id="pllqf"><pre id="pllqf"></pre></dd>
    首頁 快訊 > 正文

    每日簡訊:億緯鋰能拋70億元可轉債計劃 擴張前景待考

    記者 茹陽陽 吳可仲 北京報道

    繼今年6月的90億元定增預案后,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緯鋰能”,300014.SZ)近日再拋出一份70億元可轉債發行計劃。

    根據億緯鋰能公告,其擬通過發行可轉債募資70億元,其中40億元擬用于23GWh的圓柱磷酸鐵鋰儲能動力電池項目,30億元擬投入21GWh的大圓柱乘用車動力電池項目。東吳證券近期研報預計,億緯鋰能產能規模在2022年底或超120GWh,2023年底有望超230GWh。

    電池百人會理事長、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于清教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億緯鋰能2015年前后開始發力動力電池領域,受益于近年新能源汽車和儲能市場的爆發,其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業務快速上量。目前,億緯鋰能已發展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鋰電池公司,動力電池裝車量多次進入全球前十,儲能電池國內出貨量也名列第二?!?/p>


    (相關資料圖)

    持續募資加碼

    億緯鋰能主業聚焦于消費電池和動力電池。財報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243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27億元。截至12月14日,其總市值逾1800億元,僅次于寧德時代(300014.SZ),位居申萬三級行業鋰電池25家A股上市公司第二位。

    此次70億元可轉債發行預案,并非億緯鋰能年內披露的首個募資擴產計劃。

    今年6月,億緯鋰能曾公告稱,擬向公司控股股東億緯控股和實控人劉金成、駱錦紅定增募資90億元,用于乘用車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34億元)、HBF16GWh乘用車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26億元)及補充流動資金(30億元)。

    億緯鋰能在相關預案中表示,汽車電動化勢不可擋,帶動動力電池市場規??焖僭鲩L。同時,儲能是實現碳中和、能源結構轉型的必然選擇,儲能電池也將迎來爆發式增長。作為動力電池市場重要參與者,公司產品得到市場認可,面對行業總量確定性擴大、客戶需求快速增長的市場環境,亟須通過募投項目建設來緩解產能壓力,滿足交付需求,并進一步鞏固領先地位。

    “與傳統燃油車相比,目前新能源汽車成本仍相對較高。而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價值鏈的關鍵環節,其成本下降有助于引導新能源汽車成本下降,推動油電平價時代到來。行業內頭部企業基于行業發展等考慮,均有意識地通過技術創新和規?;a引導動力電池成本降低?!眱|緯鋰能方面表示,公司已具備進一步規?;a的技術力量,本次募投項目的實施將有助于通過規?;a進一步降低綜合成本,提高公司銷售規模及盈利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預案顯示,該次90億元定增完成后,億緯鋰能實控人劉金成、駱錦紅夫婦合計控制股份占比將由原來的35.4%升至39.91%。

    Wind數據顯示,自2009年登陸創業板以來,億緯鋰能分別于2015年、2019年和2020年3次通過定增方式分別募資6億元、25億元和25億元,投入旗下位于荊門等地的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項目。

    東吳證券研報預計,億緯鋰能近期公告稱擬在沈陽規劃40GWh動力/儲能電池產能,疊加此前其已公告的荊門174GWh、云南玉溪10GWh、云南曲靖10GWh、成都50GWh、惠州30GWh、武漢10GWh獨資產能,以及與SK公司合資的27GWh、與林洋公司合資的10GWh,億緯鋰能合計產能規劃超350GWh?!肮?022年底產能或超120GWh,2023年底有望超230GWh,且產能均匹配需求擴產,并有客戶意向訂單鎖定;預計公司2022年出貨量近30GWh,2023年翻番至逾60GWh?!?/p>

    對于億緯鋰能多地規劃項目未來是否面臨產能過剩風險,于清教表示,自2021年開始,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整體進入快速增長期,雖然周期性波動不可避免,但判斷未來產能是否存在過剩風險,不僅需考慮國內市場,還要考慮海外市場及未來儲能市場的增長空間。

    業務重心遷移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公布的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數據顯示,今年1月~10月,億緯鋰能以5.9GWh的裝機量位列第六位,市場占有率為2.3%。

    其實,以消費類電池業務起家的億緯鋰能,在2015年之前的營收主要來自于不可充電的鋰原電池產品;2014年~2017年,一度有14%~31%的營收來自當時大熱的電子煙業務;近年,來自動力/儲能電池的業務逐漸成長為其營收支柱。

    “2015年前后,億緯鋰能開始發力動力電池領域?!庇谇褰瘫硎?,近年來,受益于新能源汽車和儲能市場的爆發,該公司動力/儲能電池業務快速上量,不僅收獲了梅賽德斯-奔馳、捷豹路虎、寶馬、現代起亞等多家全球主流車企訂單,還供貨了小鵬汽車、廣汽埃安等造車新勢力。

    億緯鋰能財報顯示,其動力電池產品于2015年開始進入市場銷售,2016年實現規?;N售,2018年時已成為公司增量最大的業務。2021年年報顯示,當年億緯鋰能動力電池業務實現營收100億元,占總營收近六成,并首次超過消費類電池業務。

    近年在下游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帶動下,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迅猛,市場也一致看好行業的未來前景。

    EV Tank發布的《中國鋰離子電池行業發展白皮書(2022年)》顯示,2021年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371GWh,同比增加135%,儲能電池出貨量66GWh,同比增加133%。據高工鋰電預計,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達到20%以上,將帶動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達到1100GWh,行業將邁入TWh時代,未來動力電池市場將達到萬億級別市場規模。

    億緯鋰能方面表示,戴姆勒、寶馬等國際巨頭為代表的傳統車企紛紛加入新能源汽車戰局,大力投資與布局電動汽車產業;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已實現多款車型量產與銷售,產能呈現持續高增長態勢。鋰離子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動力系統,在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的歷史機遇下,產業規模將同步高速增長。

    “目前,億緯鋰能已發展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鋰電池公司,動力電池裝車量多次進入全球前十,儲能電池國內出貨量名列第二。相信在動力電池廣闊的市場前景下,公司未來仍將會聚焦于該業務未來的發展?!庇谇褰谈嬖V記者。

    高增長隱憂

    伴隨近年新能源汽車和儲能領域需求的爆發,億緯鋰能業績迎來高速增長。

    2015年~2022年三季度末,億緯鋰能營收由14億元增至243億元,歸母凈利潤由1.5億元增至27億元,增幅皆超15倍。

    不過今年前三季度,億緯鋰能毛利率卻創出歷史新低。2020年~2022年前三季度,億緯鋰能銷售毛利率分別為29%、22%和16%,整體呈下滑趨勢。而公司歷史財務數據顯示,2006年~2021年的16年間,其銷售毛利率在22%~33%之間波動,從未低于20%。

    于清教表示,今年以來,增收不增利是中游電池制造企業普遍存在的現象,這主要源于上游電池原料價格瘋漲和下游新能源車企壓價。上擠下壓下的電池企業,只能默默承受或自己消化。

    “當然,這只是短暫現象,作為電池頭部企業肯定會從其他路徑慢慢突圍,外加行業政策慢慢引領,該問題預計會回好企穩?!庇谇褰讨v道,10月底,基于億緯鋰能收購瑞福鋰業20%股權為前提,后者承諾向億緯鋰能方面保底供應碳酸鋰或氫氧化鋰。另外,自今年下半年以來,億緯鋰能分別與川能動力/蜂巢能源、紫金鋰業/瑞福鋰業設立鋰鹽合資廠,加之同供應商保持良好合作,其保供穩鏈基本不存在問題。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伴隨億緯鋰能的大舉擴產,2019年~2022年前三季度,億緯鋰能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分別為-29億元、-23億元、-74億元和-139億元。同期,其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分別為11億元、16億元、19億元和29億元;籌資活動現金凈流量分別為27億元、23億元、82億元和84億元。

    與此同時,2015年~2022年三季度末,億緯鋰能總負債由7億元增至444億元,負債率由29%攀升至66%。且2020年以來,伴隨行業的高景氣周期,其負債規模和負債率上升均有加速趨勢。

    “新能源產業處在高景氣周期中,企業多處在大規模擴產階段。目前來看,億緯鋰能具有合理的資產負債結構和正常的現金流量?!庇谇褰虒Υ吮硎?,不過鋰電是重資產行業,身處其中的企業須合理把握現金流,以避免債務風險。同時,企業也要清醒認識到,依靠融資、借貸生存只能是負重前行,一旦資金鏈融通不暢,擴產項目或將陷入危機。

    對于上述問題,億緯鋰能方面表示,公司正處窗口期,暫不接受采訪,相關信息以其公告為準。

    標簽: 億緯鋰能

    精彩推送

    无码专区毛片在线观看
      <th id="pllqf"></th>

      <tbody id="pllqf"></tbody>
      <dd id="pllqf"><center id="pllqf"></center></dd>
    1. <button id="pllqf"></button>
      <dd id="pllqf"><pre id="pllqf"></pre></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