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快資訊丨破發!“辣條第一股”首登港交所,衛龍調價遭遇銷量下滑尷尬?
衛龍此次IPO募資主要用于擴充產能,但公司調味面制品、蔬菜制品近年來產能利用率下降明顯,2022年上半年處在70%左右水平,未來產能如何消化將是一大挑戰
《投資時報》研究員王子西
一代人的國民記憶零食上市!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2月15日,衛龍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衛龍,9985.HK)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作為“辣條第一股”,衛龍首秀表現不佳,開盤即破發下跌逾3%,當日報收于10.02港元/股,較發行價10.56港元/股下挫5.11%,公司市值235.6億港元。
招股書顯示,衛龍首次公開發售前引入的高瓴、騰訊、云鋒基金、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厚生投資等10家投資方,合計認購3.05億股、支付對價合計6.59億美元,投資方支付每股成本2.16美元,約合港幣16.8港元。按照上市首日收盤價,上述投資方每股虧損逾四成。其中,高瓴認購的5084.48萬股,浮虧3.45億港元;騰訊、云鋒基金分別認購2773.35萬股,各浮虧1.88億港元。
起步于20年前的“衛龍辣條”,擁有90后、00后主力消費群體,但2021年主力品類調味面制品、蔬菜制品的營收增速或是趨緩、或是大幅放緩。同時,2021年蔬菜制品起量不排除降價“刺激”。而2022年上半年,由于上調價格疊加疫情影響,三大品類的銷量均有所下滑,其中調味面制品受影響銷量降幅逾一成,以致于該品類營收負增長。
衛龍銷售渠道也依賴第三方經銷商。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線上線下經銷收入占比均在95%左右,通過線上自營店銷售占比不過5%上下。經銷商流失、訂單減少或取消,對公司經營業績都會有影響,同時龐大的經銷商團隊也持續考驗公司經銷網絡管理能力。
本次,衛龍IPO募資主要用于擴產能,但調味面制品、蔬菜制品近年來產能利用率下降明顯,2022年上半年處在70%左右水平,未來產能消化將是一大挑戰。
兩大品類營收增速不穩
衛龍業務的起步可追溯至二十年前,起家產品“辣條”伴隨了中國千禧一代的成長。目前,該公司產品品類已由調味面制品拓展到蔬菜制品、豆制品等,擁有四大單品即大面筋、魔芋爽、親嘴燒及小面筋,除了魔芋爽屬于蔬菜制品類別,其余三大單品均屬調味面制品。
從收入端來看,2021年上述三品類產品的收入增速或是趨緩,或是大幅放緩、下滑。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衛龍調味面制品的營收分別為24.75億元、26.90億元、29.18億元,2020年、2021年的同比增速為8.7%、8.5%;蔬菜制品營收為6.65億元、11.68億元、16.64億元,2021年增速由上年的75.6%放緩至42.5%;豆制品及其他產品收入2.45億元、2.63億元、2.18億元,2021年同比負增約16.9%。
到了2022年上半年,三品類同比增速分別為-4.3%、3.1%、-6.7%,貢獻營收依次為13.41億元、8.18億元、1.01億元。忽略收入占比小的豆制品及其他產品,調味面制品與蔬菜制品表現也不理想。
而從銷量來看,2021年蔬菜制品起量不排除降價“刺激”,當年蔬菜制品均價27.4元/千克,均價下調0.7元/千克,銷量同比增長近46%至6.07萬噸。調味面制品均價15.1元/千克,每千克較上年微升0.1元,銷量同比微增至19.36萬噸,勉強稱得上“量價齊升”。
但2022年上半年,三品類產品均上調價格,價格上調疊加疫情對生產及交付影響導致各品類銷量均有所下滑,其中調味面制品與豆制品的銷量受調價等因素影響較大。具體來看,調味面制品均價同比上調10.8%至16.4元/千克,銷量下滑逾一成至8.16萬噸;豆制品及其他產品上調15.8%至34.4元/千克,銷量降幅近兩成縮至0.29萬噸。蔬菜制品提價相對謹慎,僅較上年同期提價幅度不到8%,銷量受到影響也相對較小。
除此之外,衛龍經調整凈利潤增速也放緩、利潤率下降。根據招股書,公司總營收由2019年的33.85億元增至2021年的48.0億元,經調整凈利潤(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由6.59億元增至9.08億元,后者增速從2020年的24.6%下降至2021年的10.5%;經調整凈利潤率也由2019年的19.5%降至2021年的18.9%。
2022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總營收22.61億元,除去與一筆首次公開發售前投資(Pre-IPO)付款等調整外,經調整凈利潤4.25億元,增速仍在12%以下;經調整凈利潤率進一步降至18.8%。衛龍盈利能力受到考驗。
衛龍按產品類別劃分的收入明細(千元)
數據來源:公司招股書
依賴第三方經銷商
辣味休閑食品是高頻消費品,Z世代及千禧一代消費者是該領域主力消費群體,該群體對“衛龍辣條”具有味覺記憶,但如何增強品牌粘性、提高消費頻次,仍是公司需要考慮的方向。
目前來看,衛龍產品銷售主要依賴第三方經銷商,經銷商的流失以及訂單取消、減少等都會對公司經營業績帶來影響。同時,龐大的經銷商隊伍也持續考驗著公司經銷網絡管理能力,以及對經銷商實力的有效評估。
根據招股書,報告期內衛龍線下經銷收入占比分別為92.6%、90.7%、88.5%和89.4%,線上經銷收入比為4.2%、5.6%、6.3%、5.2%,兩者合計占比約在95%左右。公司通過線上自營店銷售(線上直銷)占比不過5%左右。
相比而言,同業公司洽洽食品(002557.SZ)2021年的直營(含電商)、經銷和其他渠道的收入占比為15.38%、84.62%。中國旺旺(0151.HK)也對渠道精耕,其中新興渠道B2B經營模式包括與各平臺線上線下的合作、特通渠道等;B2C模式除了旺旺線上自主運營的官方旗艦店,還包括線下自動售貨機、主題門店等。
另一值得注意的是,非一二線城市占中國辣味休閑食品市場份額較高。據招股書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16年至2021年,此類城市辣味休閑食品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9.6%,高于一線、二線城市的6.4%、7.6%,且預計2021年至2026年,非一二線城市年復合增長率將達11.0%,仍高于一、二線城市。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年6月末,衛龍與中國線下經銷商合作數量為1832家,較上年末減少92家;其中1399家位于非一二線城市、433家位于一二線城市,分別減少85家、7家。從以往數據來看,公司中國線下經銷商數量處于近幾年新低。
總體來看,2021年、2022年上半年,衛龍期末線下經銷商1947家、1870家(包括招募的38家海外經銷商),分別較上年末凈減3家、77家;期末所覆蓋縣域數量623個、592個,凈增39個、凈減31個;覆蓋零售終端69萬個、73.5萬個。公司在招股書解釋,2022年上半年經銷網絡調整,主要是終止與所在區域市場潛力有限的若干經銷商業務,同時通過加強與經銷商合作繼續擴大經銷網絡,增加在鄰近地區零售終端覆蓋。
衛龍線下經銷商總數及變動情況
數據來源:公司招股書
產能利用率降至70%
而本次衛龍IPO募資凈額約57%用于擴大和升級生產設施與供應鏈體系,以提高公司產能、倉儲管理和產品質量。其中,通過新建工廠、擴大和升級現有工廠來擴充產能17.67萬噸(調味面制品產能增加9萬噸、蔬菜制品產能增加7.2萬噸、豆制品及其他產品產能增加1.47萬噸)。
募資凈額約15%用于進一步拓展銷售和經銷網絡;約10%用于品牌建設;約10%用于產品研發活動以及提升研發能力;約8%用于推進公司業務的數智化建設。
從近年數據來看,公司產能利用率持續下滑,未來產能消化將是一大挑戰。據招股書,報告期內衛龍的產能利用率為86.6%、73.9%、70.7%、70.2%。三大品類中,調味面制品、蔬菜制品產能利用率下降明顯,前者由2019年的87.5%降至2021年的68.8%,2022年上半年略有回升至70.1%;后者由87.9%降至75.8%,2022年上半年進一步下降至70.2%。
從生產工廠來看,自2020年以來漯河平平工廠、漯河衛來工廠、駐馬店衛來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均在80%以下,漯河衛到工廠則處于71%及以下水平。
此外,衛龍新品推出速度或需加快。公司一般每年開發1至2款以上新品,目前在研產品4款以上。公司計劃于2024年推出新的蔬菜制品,于2023年至2025年推出新的豆制品及其他產品。依托新品搶占市場,亦是搶占商機。
標簽: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當前快播:深交所就互聯互通股票標的范圍擴大相關問題的答記者問
【金融街發布】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原則同意進一步擴大股票互聯互通標的范圍
上交所就互聯互通股票標的范圍擴大相關問題的答記者問
排行
- 上海奕瑞光電子沖刺科創板 已完成上市輔導工作
- 光大信托創新基建投融資模式 開年來基礎產業信托規模逼近160億
- 外界一時錯愕!親密戰友反戈一擊 皖通科技董事長慘遭罷免
- 良品鋪子上市連續十漲停 股價已達40.41元/股 高瓴資本“十...
- 出手闊綽!中恒集團一下“砸”出近20億:認購萊美藥業定增 ...
- 金融機構重倉12只口罩概念股!海王生物、欣龍控股等多只個股漲停
- 市場獲利頗豐!A股或現第三大“黃金坑” 逾10億元大單加倉14...
- 券商股午后異動頻頻!中原證券漲逾7% 政策組合拳能否疏通市...
- 2020少壯派富豪榜出爐!人均財富364億 還有一個95后!19名中國人上榜
- 業績主要靠商品房!巨量解禁前高額分紅 “新疆首富”的廣匯...
精彩推送
- 世界快資訊丨破發!“辣條第一股”首登港交所,衛龍調價遭遇...
- 盟科藥業-U:產品單一 管線薄弱
- 【財經分析】外資參與中國債市熱情不改 11月雙渠道交易結算...
- 當前快播:深交所就互聯互通股票標的范圍擴大相關問題的答記者問
- 【金融街發布】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原則同意進一步擴大股...
- 上交所就互聯互通股票標的范圍擴大相關問題的答記者問
- 女子在世紀佳緣網遇殺豬盤被騙54.5萬
- 以嶺藥業回擊網絡謠言 全方位呈現連花清瘟安全性數據
- 消息!債市日報:12月19日
- 【全球獨家】孩子玩游戲誤充值遭退款難 專家:關鍵在于實名...
- 全球觀速訊丨“RIO”母公司百潤股份被調出滬深300指數 前三...
- 天天速遞!AIGC按下昆侖萬維的全球化加速度
- “食品級”兒童牙膏系誤導消費 專家:涉嫌違規,或存健康隱患
- 商品日報(12月19日):市場情緒降溫商品大面積飄綠 雙焦跌幅超6%
- 環球速訊:路勁擬1.8億元出售上海雋譽房地產開發49%股權 將...
- 世界焦點!金科股份到期未支付債務本金91億元 正爭取政府紓...
- 世界快消息!福晟國際:清盤呈請聆訊押后至2023年4月14日
- 觀察:新華財經晚報:12月19日
- 每日視訊:萬科總裁祝九勝:未來希望將信用債占有息負債比例...
- 環球消息!招商蛇口:擬以發行股份方式購買資產 并募集配套資金
- 國家發展改革委:12月19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
- 焦點簡訊:生物醫藥板塊跌4.7% 東北制藥漲10.07%居首
- 鋰電池板塊跌1.51% 美利云漲10.03%居首
- 【看新股】未來穿戴:增收不增利 IPO前大額分紅
- 天天時訊:義翹神州跌8.5% 去年上市超募38億中信證券保薦
- 普源精電向鼎陽科技發起“專利狙擊” 兩家科創板公司曾有“...
- 當前動態:“秋冬防”攻堅戰持續深入
- 加緊加快項目進度確保盡早投入運行
- 環球資訊:午評:三大指數低開低走滬指跌1.31% 醫藥醫療股全線下挫
- 合成生物明星公司主動終止IPO 弘暉基金、淡馬錫是股東
- 【世界獨家】豆制品主業遇挫致產能過剩,祖名股份欲跨界賣貓...
- 新華·中國船舶交易價格指數上線 助力我國航運強國戰略實施
- 頭條焦點:做好冬季護林防火工作
- 環球速看:【新華500】新華500指數(989001)12月19日跌1.63%
- 真養豬還是“接盤俠”?賣面條的克明食品意欲收購大股東的生...
- 全球百事通!11天8板如意集團:“抗菌抗病毒可機洗毛精紡面料...
- 世界熱點!屯留區:優化流程擴容資源全力保障群眾就醫用藥需求
- 天天日報丨建業規??s水至6年前,前11月僅銷售218億,部分被...
- 當前速訊:“冰封”湖面美如畫
- 東方美學的禮韻傳承
- 三大人民幣匯率指數全線下跌 CFETS指數下跌0.07%
- 每日播報!今日申購:尚太科技、清越科技、浙江大農、華光源海
- 國際金融市場早知道:12月19日
- 世界速看:【國際大宗商品早報】需求擔憂持續國際油價下跌逾2...
- 世界播報:逾200只基金凈值強勢“逆襲”
- 【讀財報】上市生豬養殖企業11月銷售收入環比增長放緩 年內...
- 世界快看點丨明峰醫療撤回科創板IPO申請 核心產品毛利率遠低...
- 【環球新要聞】科創板做市業務快速擴容:標的增至77只 借券...
- 天天百事通!今年國內油價最后一調或迎“三連跌”
- 全球百事通!大宗商品走勢分化 國內農產品價格加速調整
- 環球信息:AMC系迎第二家上市券商 信達證券獲IPO批文
- 當前信息:碧興科技業績升毛利率降 第一大客戶碧水源為關聯方
- 世界快看:*ST尤夫迎國資入主 重整計劃推進有望挽救危局
- 天天看點:晉中開發區農商行助力鄉村振興
- 微速訊:廣靈稅務“云服務”方便納稅人
- 【全力以赴抓經濟踔厲奮發開新局】介休為企業提供高效出口退...
- 助推群眾致富增收
- NO錢包讓收獲財富變得“簡單”起來
- 世界報道:十八數藏市值達12.56億,與匯付天下、易寶支付合作...
- 全球熱文:大連圣亞回復問詢函:鎮江大白鯨項目已停工2年,此...
- 世界信息:【新華解讀】2023年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總量...
- 環球頭條:【新華解讀】債市或迎短暫小幅回暖 明年債市怎么走?
- 【新華財經調查】錫業基本面難現“急轉彎” 明年上半年將...
- 要聞速遞:從中央連提42次“力”看中國經濟明年如何發力?
- 當前熱議!【財經分析】明年如何恢復和擴大消費?這些領域將成...
- 資訊:貨拉拉:助力實體經濟,數字貨運“擺渡人”在路上
- 環球訊息:國聯股份獲兩控股股東共增持11.1萬股 增持金額999萬
- 訊息:上市公司跨界“搶鋰”還需多思量
-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聞喜...
- 新動態:朔城區農技推廣中心獲評全國五星
- 【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全力以赴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車間加...
- 每日熱議!【二十大精神在三晉】納稅信用換貸款助企業便利融資
- 環球微速訊:【二十大精神在三晉】智慧醫療新模式讓患者舒心看病
- 血站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引(第二版)印發
- 全球快看點丨央行:2023年的貨幣政策總量要夠 結構要準
- 韓文秀:明年我國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
- 預計我國今年經濟總量超過120萬億元
- 速讀:【財經分析】新加坡非石油本地產品出口料繼續下降 明...
- 國內民航市場“復蘇三部曲”:明年1月初先恢復到疫情前七成航...
- 全球焦點!國元證券管理層公布:沈和付董事長、總裁“一肩挑...
- 天天關注:三年累計分紅超過凈利潤之和 研發費用率低于同行...
- 鄭商所推行結算業務單據印章電子化
- 世界消息!子公司連年虧損拖累業績 宏日股份擬5629萬元售出...
- 【焦點熱聞】【環球財經】市場對需求擔憂持續 國際油價16日...
- 博實結、富特科技12月23日創業板首發上會
- 【天天聚看點】中國鐵建擬市場化債轉股 對四家全資子公司增...
- 債券通“北向通”月度交易量再創新高 專家:外資繼續增持是...
- 新資訊:青農商行股東巴龍國際建設集團擬被動減持201萬股
- 熱點!禹門口灌區冬澆灌溉已圓滿結束
- 焦點播報:“刑事打擊+公益訴訟”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 焦點速讀:【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大同市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
- 呂梁打造縣域流通服務網絡試點縣
- 世界速讀:【全力以赴抓經濟踔厲奮發開新局】祁縣全面提升經...
- 訊息:大同市舉辦黨員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講座
- 【財經分析】螺紋鋼、白銀期貨期權年底“收官”上市 服務...
- 【全球播資訊】滬深交易所:本周對天鵝股份、新華制藥等進行...
- 世界快資訊:宅男財經|上市首日破發,“辣條一哥”困境何在
- 環球快看點丨步步高一個月8次被強制執行!累計金額近1900萬
- V觀財報|低價出售公司資產向相關方輸送利益?飛榮達收關注函
- 環球熱頭條丨雅培退出中國大陸嬰幼兒奶粉市場是否情非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