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pllqf"></th>

    <tbody id="pllqf"></tbody>
    <dd id="pllqf"><center id="pllqf"></center></dd>
  1. <button id="pllqf"></button>
    <dd id="pllqf"><pre id="pllqf"></pre></dd>
    首頁 快訊 > 正文

    盟科藥業-U:產品單一 管線薄弱

    盟科藥業目前研發重頭戲實際為現產品的“升級版”。

    本刊特約作者 李響/文


    【資料圖】

    近日,盟科藥業(688373.SH)發布上市后第一份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486萬元,凈利潤-1.74億元。

    目前,盟科藥業僅有一款創新藥產品康替唑胺上市銷售,但面臨同類產品低價仿制藥的激烈競爭。相比上市初期,醫保談判后康替唑胺價格已下降60%以上,對營收增長提出了巨大的挑戰。而且,該產品營收連銷售費用都無法覆蓋,加上每年巨額的研發投入,公司持續虧損。

    盟科藥業目前研發重點為康替唑胺的水溶性前藥MRX-4。MRX-4與康替唑胺本質上差異不大,二者同處于一個市場,可能會搶占康替唑胺的市場份額。整體來看,公司產品單一,研發管線相對薄弱。

    產品面臨激烈競爭

    盟科藥業是一家致力于耐藥革蘭陽性和革蘭陰性菌感染治療的創新藥企業。目前已上市產品僅有一種,即抗菌藥產品康替唑胺(商品名:優喜泰),用于治療多重耐藥革蘭陽性菌引起的感染。

    2021年6月,公司的優喜泰獲批上市。據公司介紹,康替唑胺屬于新一代噁唑烷酮類抗菌藥,不僅療效出色、藥物安全性更好,而且相比同類其他藥物,其耐藥風險更低。

    新產品上市后,盟科藥業新增營業收入卻遠不能覆蓋相應的銷售費用,另外由于公司每年研發投入金額巨大,以及剛性的管理費用支出,盟科藥業持續虧損。

    2019-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零元、零元、766萬元,凈利潤分別為-1.15億元、-8633萬元、-2.26億元。同期,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零元、437萬元、6622萬元,研發費用為9544萬元、5428萬元、1.52億元,管理費用為3139萬元、3645萬元、5816萬元。

    2022年前三季度,盟科藥業營業收入為3486萬元,凈利潤繼續虧損,為-1.74億元。同期公司銷售費用、研發費用、管理費用分別為5244萬元、1.15億元、4746萬元。2022年三季度末,公司未分配利潤為-8.96億元。

    盟科藥業的康替唑胺上市僅一年,銷售費用超過營業收入規?;蛟S是由于產品尚處于推廣期所致。但值得說明的是,康替唑胺主要競品的仿制藥納入集采后已經大幅度降價,對康替唑胺形成較大的價格壓力,可能不利于其推廣。

    據招股書,除公司的康替唑胺以外,目前已上市的抗革蘭陽性抗菌藥產品還有萬古霉素、替考拉寧以及利奈唑胺,均屬于較為成熟的抗菌藥,市場占有率較高。

    其中,利奈唑胺與康替唑胺同屬噁唑烷酮類,2020年,利奈唑胺在中國的銷售額為14.9億元。

    目前利奈唑胺的專利已過期,國內已有16家藥企的利奈唑胺仿制藥獲批上市,并有21家藥企的噁唑烷酮類仿制藥正處于臨床研發階段。在第三批和第五批國家帶量采購招標中,利奈唑胺口服常釋劑型和注射針劑分別降價85%-90%、75%-90%。

    盟科藥業的康替唑胺上市初期醫院終端銷售價格為6500元/盒,患者日均治療價格為1300元,2021年12月納入醫保后大幅降價至不到500元,降幅超過60%。

    另外,康替唑胺由于上市時間較短,僅在四川省被列入限制使用級名錄,在海南省被列入特殊使用級名錄,截至招股書簽署日尚未在其他省市被列入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目錄,這意味著醫院使用康替唑胺時需履行相應的用藥決策程序;由于被列入限制/特殊使用級,康替唑胺的使用受到限制,這些都不利于市場開拓。

    產品單一 管線薄弱

    在研管線方面,盟科藥業目前處于臨床階段的藥物(包括康替唑胺在內)僅3款,其中康替唑胺已完成美國II期臨床試驗;MRX-4已完成美國II期臨床試驗和中國I期臨床試驗,并已啟動MRX-4序貫康替唑胺的全球多中心III期臨床試驗;MRX-8現處于美國的I期臨床試驗階段,并已取得中國藥物臨床試驗批準通知書。

    據公司介紹,MRX-4是基于康替唑胺結構設計和開發的水溶性前藥,在體內轉化為康替唑胺發揮療效。相比康替唑胺,MRX-4除口服劑型外還增加了注射劑型,且專利期更長。

    也就是說,MRX-4與康替唑胺本質上差異不大,二者同處于一個市場,并且依然面臨同類產品激烈的價格競爭。

    另外需要指出,MRX-4即便成功上市,未來也可能會搶占康替唑胺的市場份額。不過,盟科藥業接下來研發的重頭戲仍然在MRX-4。

    盟科藥業IPO原計劃募集12.5億元,其中9.09億元用于創新藥研發項目,1.41億元用于營銷渠道升級及學術推廣項目,2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各項目投資總額分別為9.22億元、1.41億元、2億元,但扣除發行費用后公司實際僅募集到9.6億元。

    創新藥研發是公司最大的募投項目。2019-2021年,盟科藥業研發投入分別為9544萬元、5428萬元、1.52億元,三年平均為1億元,公司IPO擬募投的創新藥研發項目投資總額相當于以往每年研發投入的9倍之多。

    募投計劃顯示,康替唑胺未來研發總投資為5850萬元;MRX-4中國I期臨床研究需投入1513萬元,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針對糖尿病足感染的III期臨床研究擬投入4.27億元,國際多中心試驗、針對急性細菌性皮膚和皮膚結構感染的III期臨床研究擬投入2.46億元,MRX-4總計投入6.88億元;MRX-8擬投入1.52億元,MRX-15擬投入2337萬元。

    可見MRX-4為盟科藥業未來的研發重點,其研發投入占創新藥研發項目投資總額的比例高達74.62%。然而如前所述,MRX-4與康替唑胺本質上差異不大,不僅在國內面臨激烈的價格競爭,在國外市場更是競品眾多。

    在美國市場,除已在中國上市銷售的藥物以外,用于治療多重耐藥性革蘭陽性菌感染的抗菌藥物還包括頭孢洛林、達巴萬星、特地唑胺、奧利萬星、德拉沙星、奧瑪環素、依拉環素和Lefamulin等。

    盟科藥業押重注于MRX-4及康替唑胺,意味著公司產品管線相對薄弱,短期來看,盟科藥業可以帶來營收增量的產品僅康替唑胺、MRX-4及MRX-8共3款,公司雖然還有其他5款在研產品,但均處于臨床前階段。

    短期內公司業績取決于康替唑胺的市場推廣。需要注意的是,若公司自上市之日起第4個完整會計年度經審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的凈利潤為負且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或經審計的凈資產為負,則可能導致觸發退市條件。2022年前三季度,盟科藥業營業收入為3486萬元,未來業績如何還有待觀察。

    IPO募集資金中,盟科藥業擬以1.41億元投資營銷渠道升級及學術推廣項目,其中1.15億元用作學術推廣費用,未來三年分別投入2334萬元、4062萬元、5069萬元。2021年,盟科藥業銷售費用中市場及學術推廣費為1972萬元,超過當期營業收入766萬元。

    公司大手筆的學術推廣新增的營收能否足以覆蓋各期推廣費用?

    輕資產運營

    值得一提的是,盟科藥業資產較輕,2022年三季度末,公司賬面上固定資產僅572萬元,在建工程僅6萬元。這與公司采取委托生產的模式相關,公司作為康替唑胺原料藥和制劑的上市許可持有人,委托第三方進行原料藥和制劑的生產,目前公司康替唑胺片由浙江華海獨家供應。

    除此以外,盟科藥業研發也主要采用委托研發模式,2019-2021年,公司剔除股份支付后研發費用分別為8501萬元、4698萬元、1.25億元,其中委托研發費用分別為5911萬元、2141萬元、8887萬元,占比最高。公司表示,其核心在研產品均為自主研發獲得,僅將不同階段的非核心技術研究工作外包給第三方CRO服務公司。

    目前市場上小分子藥物的生產技術相對成熟,研發外包也形成規?;?。委托生產及委托研發的模式不僅可以減輕公司資金壓力,還能降低相應成本及經營風險。

    盟科藥業此種模式即為小型biotech公司運營模式,有利于集中進行創新藥的研發。

    盟科藥業還采取了租賃模式。2022年三季度末,公司使用權資產9272萬元,遠高于固定資產及在建工程賬面價值。

    在募投項目中,公司擬購置場地及設備,用于營銷渠道升級,但金額也僅有873萬元。

    雖然上述措施減輕了資金壓力,但盟科藥業或許需要在研發方面繼續下功夫。

    公司在研產品中,比較有看點的是用于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口服小分子抑制劑,目前項目處于先導化合物優化階段,進度比較落后。

    標簽:

    精彩推送

    无码专区毛片在线观看
      <th id="pllqf"></th>

      <tbody id="pllqf"></tbody>
      <dd id="pllqf"><center id="pllqf"></center></dd>
    1. <button id="pllqf"></button>
      <dd id="pllqf"><pre id="pllqf"></pre></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