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pllqf"></th>

    <tbody id="pllqf"></tbody>
    <dd id="pllqf"><center id="pllqf"></center></dd>
  1. <button id="pllqf"></button>
    <dd id="pllqf"><pre id="pllqf"></pre></dd>
    首頁 快訊 > 正文

    合成生物明星公司主動終止IPO 弘暉基金、淡馬錫是股東

    《科創板日報》12月18日訊(編輯宋子喬)沖擊科創板不到6個月,合成生物學明星企業弈柯萊為其IPO進程按下了暫停鍵。12月15日,據上交所官網,因弈柯萊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弈柯萊”)撤回發行上市申請和保薦人撤銷保薦,上交所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

    對于此次主動終止IPO,弈柯萊表示,未來會繼續對資本市場路徑進行研判規劃,將擇機重新啟動資本市場上市計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合成生物學是繼“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和“人類基因組計劃”之后,以工程化的手段設計合成基因組為標志的第三次生物技術革命。它是從最基本的要素開始,一步步構建生物大分子、生物部件與細胞等零部件,進而組裝成有各類用途的人造生命系統。

    如今,該行業是最受資本青睞的“黃金”賽道之一。據SynbioBeta數據,2021年合成生物學行業融資總額約180億美元,幾乎是2009年以來該行業融資的總和。

    而弈柯萊是這一風口賽道的國內明星公司之一,在藥物、植保、動保、營養、精細化學品等多個領域均已有成熟的商業化應用,且已建成先進的酶庫、完備底盤細胞庫和基因元件庫。

    該公司曾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大項目,曾獲2019年度上海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業”稱號。目前弈柯萊已與FMC、Viatris、蒙牛、金禾實業、七洲化工、通化東寶、LaurusLabs等全球各行業企業建立良好的業務合作關系。

    從融資角度來講,弈柯萊在IPO申報之前至少融資5輪,在披露金額的兩輪增資中,弈柯萊就合計融資4億人民幣,此外還有3輪金額未披露的增資。弘暉基金與淡馬錫均是弈柯萊的股東,前者通過Minotaur、哈拿投資合計持有公司11.3552%,后者通過Springleaf、TrueLight合計持有公司8.4629%的股份。

    該公司已經實現盈利。據弈柯萊的招股說明書,2019~2021年(報告期),弈柯萊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38億元、2.17億元和3.31億元,報告期內營業收入年復合增長率為54.69%。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010.35萬元、1595.17萬元和3108.41萬元。

    但是,由于出貨壓款、存貨金額高等,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均為負數:2019-2021年,弈柯萊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602.20萬元、-913.44萬元和-1429.08萬元。

    有望催生萬億增量市場這些中國公司積極布局

    業內主流觀點認為,合成生物學是實現雙碳目標的有效途徑。盡管弈柯萊IPO折戟,但在全球“碳達峰碳中和”大戰略下,各國政府政策頻出以推動合成生物產業發展已是事實。

    就在今年9月,美國曾推出生物制造計劃,直指合成生物及其下游制造。

    5月,我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做大做強生物經濟;近日,上海印發《上海打造未來產業創新高地發展壯大未來產業集群行動方案》(簡稱“《方案》”),在未來健康產業集群規劃中,“合成生物”赫然在列。

    廣發證券表示,合成生物學顛覆傳統,有望催生萬億增量市場。

    中信證券認為,當前美國合成生物學企業在菌種設計、自動化平臺等上游環節具有優勢;而生物制造對企業的規?;a和商業化應用能力也有較高要求,中國合成生物學產品型企業在這些方面更具競爭力。

    據《科創板日報》不完全統計,國內相關公司包括合成生物學管線廣泛豐富的華恒生物,生物基尼龍領跑的凱賽生物,醫藥產品布局領先的華東醫藥,發酵能力領先的新和成、嘉必優、梅花生物、星湖科技等,其中:

    標簽:

    精彩推送

    无码专区毛片在线观看
      <th id="pllqf"></th>

      <tbody id="pllqf"></tbody>
      <dd id="pllqf"><center id="pllqf"></center></dd>
    1. <button id="pllqf"></button>
      <dd id="pllqf"><pre id="pllqf"></pre></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