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pllqf"></th>

    <tbody id="pllqf"></tbody>
    <dd id="pllqf"><center id="pllqf"></center></dd>
  1. <button id="pllqf"></button>
    <dd id="pllqf"><pre id="pllqf"></pre></dd>
    首頁 快訊 > 正文

    焦點精選!聚焦IPO | 大成精密、雙元科技財務壓力陡增,核心業務毛利率下降有隱憂

    紅周刊|趙文娟

    為搶占發展先機,大成精密和雙元科技借當前市場的鋰電熱積極申請上市,希望能通過IPO方式獲得持續發展資金。然而就兩家基本面看,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瑕疵。


    (資料圖)

    今年以來,我國新能源產業呈井噴態勢發展,鋰電池市場需求以及產能產量的快速擴容,為全產業鏈以及細分市場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為搶占發展先機,不少鋰電池產業鏈企業爭相拓寬融資渠道,譬如一些已上市的企業通過增發、發債等方式融資,而未上市的則加快自己的IPO步伐,這其中就包括了主攻鋰電池檢測設備的深圳市大成精密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成精密”)和浙江雙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元科技”),兩者分別向創業板和科創板遞交了上市申請,擬借新能源發展東風上市融資。

    財務壓力陡增

    在鋰電池需求井噴下,為應對上游材料、設備供不應求的局面,電池生產企業紛紛與材料、設備企業簽訂大單、長單,鎖定供應量,由此帶來鋰電池設備企業的業績水漲船高。統計數據顯示,A股鋰電產業鏈上市公司今年三季度業績表現亮眼,三季報披露的行業內前二十家上市公司的營收和凈利潤均實現翻倍增長,即便是未上市的企業,公開資料也顯示其近幾年業績因訂單的激增而持續向好。

    招股書披露,大成精密2019年至2022年一季度期間的盈利能力整體呈上升趨勢,營業收入達到了1.25億元、2.38億元、3.86億元、1.08億元,凈利潤達到715.98萬元、4196.33萬元、6620.98萬元、1067.37萬元;雙元科技在2019年至2021年,營收達到1.26億元、1.65億元、2.62億元,凈利潤達到2285.59萬元、4162.48萬元、5713.64萬元。分析兩家公司業績持續增長的原因,可發現因深度綁定行業龍頭公司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頭部電池企業,保障了公司基本面的穩定增長。

    不過,需要投資人注意的是,在穩定的基本面背后,兩家公司的財務壓力也在陡增。報告期內,大成精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320.48萬元、2533.62萬元、-127.41萬元、-2614.60萬元,不僅遠低于同期凈利潤,且2021年以及2022年一季度凈額還為負,原因之一就在于,下游客戶以票據支付貨款的金額較高,公司期末未兌付的票據余額大幅上升,進而對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具體來看,報告期各期末,大成精密應收票據、應收賬款、應收款項融資、合同資產合計賬面價值分別為4755.89萬元、9661.30萬元、2.43億元、2.87億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22.44%、32.07%、30.18%、30.29%。如此情況意味著,若公司后續業務發展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仍持續低于凈利潤,則不排除會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

    此外,大成精密還面臨客戶集中度過高的風險。從下游客戶來看,大成精密前五大客戶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新能源科技、欣旺達、珠海冠宇等國內主流鋰電池生產商,報告期各期公司對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2.40%、65.91%、81.50%、98.45%,集中度逐年攀升。若未來公司主要客戶因下游市場環境或自身經營狀態出現重大不利變化,致使客戶對公司產品的采購量出現大幅下滑,或者公司未來無法維持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導致主要客戶流失或訂單減少,對公司的持續盈利情況也會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雙元科技雖然沒有類似大成精密那樣有前五大客戶集中度過高的風險,但公司的財務壓力也不容小覷。從下游應用領域來看,雙元科技2021年業績的增長主要得益于新能源電池業務的擴張,當年新能源電池業務收入同比增長近346.86%,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從2020年的13.97%提升到2021年的39.40%。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電池業務助推業績增長的同時加重了公司的財務壓力,2021年公司存貨賬面價值同比增長102.26%,主要系原材料和發出商品余額增加,其中發出商品余額增長很大程度上是新能源電池產品出貨金額增加,而該領域產品的驗收周期相對較長。2021年公司發出商品余額同比增長78.08%,高于同年營業收入58.79%的增速。

    現金流方面也有一定影響,2019年至2021年,雙元科技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分別為1080.48萬元、7205.5萬元、-4738.59萬元,2021年凈額為負,其原因一方面是公司新能源鋰電池領域的訂單增多,對該領域客戶銷售的產品在驗收前的收款比例相對較低,應收款項余額增加;另一方面是公司在手訂單增多,存貨增加導致資金占用增加。公司在招股書中坦言,隨著公司新能源電池領域的業務規模增大,應收款項及存貨增加產生的資金占用會進一步增加,短期內公司可能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

    還值得一提的是,兩家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均高于同期可比公司均值,尤其是大成精密流動性壓力處于高位。2019年至2022年一季度,大成精密資產負債率分別為94.23%、85.91%、68.33%、67.68%,而同行均值分別為54.28%、53.50%、59.63%、59.04%;雙元科技2019年至2021年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3.93%、62.11%、52.42%,而同行均值分別為32.29%、32.62%、34.58%。

    核心業務毛利率變化有明顯差異

    如上所述,雖然報告期內盈利能力整體呈上升趨勢,但受市場競爭加劇、客戶議價能力提高等因素影響,兩家公司的核心業務毛利率呈現出逐年下降趨勢,尤其是雙元科技表現最為明顯。

    2021年,雙元科技新能源電池業務收入增長較快,為公司貢獻了近4成的營收,可以看出新能源電池檢測業務的發展前景較好,成為公司的核心業務似乎指日可待。但從問詢回復內容來看,應用于新能源電池領域的主要檢測系統毛利率在2021年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譬如片材在線測控系統毛利率由2020年的45.16%降至45.07%,激光測厚系統毛利率由26.27%降至24.31%,WIS視覺檢測系統毛利率由53.23%降至48.46%,VIS視覺檢測系統毛利率由38.13%降至36.40%。

    與此同時,《紅周刊》發現,雖然公司的四大檢測系統2021年銷量分別同比增長了422.54%、628.57%、438.46%、102.86%,但其單價增幅并不能完全覆蓋單位成本增幅,直接導致這四大檢測系統毛利率下滑。這一方面說明公司更傾向于“薄利多銷”戰略,另一方面也說明公司的議價能力有限,產品競爭力有待提高。

    事實也確實如此,2019年至2021年,雙元科技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4.86%、47.70%、44.15%,其中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61.13%的在線自動化測控系統毛利率一路下滑,分別為41.63%、41.59%、39.46%,機器視覺智能檢測系統毛利率較為波動,分別為51.87%、53.55%、52.83%。與同行對比來看,除機器視覺智能檢測系統2021年毛利率略高于同行均值外,兩大主營業務產品毛利率均低于行業平均。

    大成精密的主營業務來源于鋰電池極片測量設備和鋰電池真空干燥設備,X-Ray成像檢測設備于2021年開始驗收放量,當前收入貢獻比例尚低。相較同業可比公司,大成精密雖然收入規模不及一些龍頭企業,但其毛利率卻遠高于同行均值且還在持續攀升,2019年至2021年其綜合毛利率為37.26%、41.88%、44.71%,除2019年低于同行業平均毛利率外,2020年和2021年均高于同行業平均毛利率。

    高毛利情況是否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相關,尚無依據支撐,因為大成精密在招股書中,并沒有披露公司在細分設備領域的市場占有率、技術優劣對比等重要數據,尤其是產品售價與成本的變動情況和原因、毛利率高于同行的原因和合理性等。不過,一般來說,毛利率事項是交易所問詢的重點,而大成精密的高毛利率情況若不出意外,極有可能會被問詢。

    募資過大問題值得重視

    鋰電池行業景氣度的提升也帶動公司現存競爭對手經營規模及競爭力的提升,同時也吸引新的企業進入鋰電池設備領域,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據了解,目前我國鋰電池設備制造企業數量較多,但市場集中度較低,大多僅從事生產線上某一工序設備的制造,而未來鋰電設備廠商發展趨勢是從專機到整線化,需要積極開拓鋰電其他生產環節的設備以形成較強的整線集成能力,面對行業愈發激烈的競爭。

    行業龍頭如先導智能、贏合科技、利元亨均已實現鋰電池各主要環節專機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提供整線設備,產品類型覆蓋較廣,這已形成規?;б?。大成精密目前除了鋰電池檢測設備,還有鋰電池干燥設備業務線,而雙元科技目前則主攻鋰電池檢測設備這一業務領域。這意味兩公司必須持續加大研發投入跟進市場前沿技術,拓寬產品類型,否則可能因競爭力的不足而對盈利產生不利影響。

    在研發費用率方面,雙元科技是不如人意的,2019年至2021年,雙元科技研發費用率為8.70%、8.29%、7.21%,遠不及行業均值12.24%、12.17%、13.95%。而大成精密則明顯好很多,除2019年外,其余各期研發費用率均高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同時也高于同行雙元科技的數據。

    除了上述問題之外,兩家公司此次的募資金額過大問題也是需要投資人注意。

    招股書顯示,此次大成精密IPO擬募資8.64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2年3月31日,大成精密的資產總額為10億元、凈資產3.23億元、貨幣資金1.16億元。除總資產外,大成精密的凈資產、賬面資金及營收均遠不及募資額。

    雙元科技擬募資6.52億元,而公司2021年總資產僅有6.07億元、凈資產2.89億元、貨幣資金1.37億元,其募資額甚至超過了總資產。其中,公司將3.17億元募資額投入智能測控裝備生產基地項目,該項目建設期為2.5年,建設完成后正式投產第一年和第二年預計可分別釋放規劃產量的30%和70%,正式投產后第三年實現100%達產。建設完成并全面達產后,預計每年可生產2800套在線自動化測控系統和2000套機器視覺智能檢測系統。

    需要注意的是,過去三年,雙元科技在線自動化測控系統和機器視覺智能檢測系統的產銷率最高只有90%。而在2021年時,公司在線自動化測控系統產量為1205套,銷售847套,產銷率僅70.29%;機器視覺智能檢測系統產量599套,銷量468套,產銷率78.13%,均為近3年中最低。如此的產銷數據,讓人對其大規模擴產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所疑問。

    此前,曾有公司在IPO時就因凈資產、賬面資金、營收等低于募資金額被交易所問詢,要求其說明募集資金規模與其本身規模的匹配性,以及是否具備有效使用募集資金的能力。從以上種種情況看,募資金額過大等問題或成為雙元科技沖擊上市時被問詢的重點。

    (本文已刊發于11月12日《紅周刊》,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

    標簽:

    精彩推送

    无码专区毛片在线观看
      <th id="pllqf"></th>

      <tbody id="pllqf"></tbody>
      <dd id="pllqf"><center id="pllqf"></center></dd>
    1. <button id="pllqf"></button>
      <dd id="pllqf"><pre id="pllqf"></pre></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