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pllqf"></th>

    <tbody id="pllqf"></tbody>
    <dd id="pllqf"><center id="pllqf"></center></dd>
  1. <button id="pllqf"></button>
    <dd id="pllqf"><pre id="pllqf"></pre></dd>
    首頁 快訊 > 正文

    天天觀點:多家上市公司跨界并購遭問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2年前三季度中國市場并購事件并購目的分布

    數據來源:Wind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跨界并購熱潮不斷,光伏、半導體等新興產業成熱門投資領域。不過,跨界并購面臨技術和人才儲備、收購整合、商譽減值等多種風險,一直以來也是監管關注的重點。從交易所問詢內容來看,多家公司因跨界且高溢價收購,被問及交易估值的合理性、跨界收購的原因及必要性等。另一方面,部分公司在發布跨界收購的相關公告后,股價迎來短期上漲,被質疑迎合熱點炒作股價。

    至正股份11月10日公告稱,因收購與公司目前主業無關的半導體專用設備公司,公司收上交所問詢函。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322.96萬元且經營虧損,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貨幣資金余額為0.29億元。公司擬1.1934億元現金方式收購蘇州桔云科技有限公司51%股權,評估增值率1210.36%,本次收購所用全部資金為控股股東借款。除要求至正股份說明跨界收購的原因及必要性、本次交易的估值合理性、舉債收購的合理性外,上交所還要求公司結合公司本年度自身經營情況,說明若不進行本次收購,公司今年業績是否可能觸及退市風險警示相關指標,本次收購是否涉及年末突擊交易等多方面問題。

    天宜上佳因高溢價跨界收購光伏設備公司,也于11月初收上交所問詢函。公司擬2.70億元收購江蘇晶熠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90%的股權,評估增值率為1303.44%。對此,上交所要求公司結合相關問題、同行業公司估值、同類交易估值情況論證本次交易估值的合理性。上交所還要求公司說明標的公司收入與客戶情況、成本與供應商情況、研發與核心技術及商譽減值風險等。此外,綠康生化、東風股份、風范股份、新筑股份、沐邦高科等多家公司均因跨界并購遭問詢。

    此前,獸藥公司綠康生化8月1日披露擬收購江西緯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西緯科)100%股權的公告,8月1日至8月5日,綠康生化連續五個交易日漲停。江西緯科主營薄膜復合材料及光伏配套組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及安裝。2021年虧損663.74萬元,2022年1月至4月虧損688.63萬元,資產負債率達92%。該項資產預估值1億元,溢價率約為632%。

    對此,深交所要求綠康生化說明在標的資產業績虧損、資產負債率高企的情況下進行高溢價收購的原因及必要性;同時結合公司在光伏領域已有的技術、人才儲備、市場資源等,說明公司是否具備充足的資金投入能力和業務整合能力,本次收購決策是否審慎合理,能否有助于提升公司經營質量,是否存在迎合熱點炒作股價的情形等。隨后綠康生化于8月7日晚間公告稱暫停此交易。不過,11月初,綠康生化宣布重啟收購,11月3日、4日和7日,綠康生化連續三個交易日漲停。

    Wind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我國并購市場共首次公告了6603起并購事件,規模約14689億元,同比下降約20%。從參與各方的并購目的維度看,橫向整合的并購事件規模占到總體約 38.8%,以5919億元位列第一。戰略合作、資產調整以及多元化戰略分別以3018億元、1680億元和521億元占據整個市場的19.8%、11.0%以及3.4%。其他各類型的并購目的總計規模約4129億元,占整個市場的27.0%。

    業內人士表示,一般來說,跨界并購多是因多元化戰略布局,公司謀求多元經營,打造第二增長曲線,但不排除炒作股價的“假并購”,投資者要謹慎辨別,切忌盲目追捧。對于跨界并購,監管重點關注的內容包括收購必要性、估值合理性、商譽減值風險等,意在督促上市公司規范操作、量力而行,避免“質次價高”的收購。高溢價并購的背后往往暗藏風險,可能會對上市公司未來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標簽: 上市公司

    精彩推送

    无码专区毛片在线观看
      <th id="pllqf"></th>

      <tbody id="pllqf"></tbody>
      <dd id="pllqf"><center id="pllqf"></center></dd>
    1. <button id="pllqf"></button>
      <dd id="pllqf"><pre id="pllqf"></pre></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