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周期,那就有盈虧!”豬茅”凈利大滑坡,豬養的到底咋樣?
豬糧安天下,豬肉供應與老百姓(603883)的“菜籃子”密切相關,豬肉價格波動更是百姓非常關心的民生問題。所以,涉及到民生的問題,其實都不是小問題。
2021年,是“二師兄”價格經歷“高臺跳水”的一年——從年初生豬每公斤超過36元的高點,暴跌至每公斤僅10元多的低點。2018年至今的這輪周期堪稱“超級豬周期”,其特點是影響因素復雜,漲跌速度極快,波幅大,波動劇烈。從2006年至今,國內大概經歷了四輪“豬周期”,每輪持續時間都在4年左右。
因此,受“豬周期”掣肘,2021年養豬業相當難受。
既然有“豬周期”,那就有盈虧
何謂豬周期?豬周期是一種經濟現象,指“價高傷民,價賤傷農”的周期性豬肉價格變化怪圈?!柏i周期”的循環軌跡一般是:肉價高——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增加——肉價下跌——大量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肉價上漲。
豬肉價格高刺激農民積極性造成供給增加,供給增加造成肉價下跌,肉價下跌到很低打擊了農民積極性造成供給短缺,供給短缺又使得肉價上漲,周而復始,這就形成了所謂的“豬周期”。
說白了,就是豬肉價格高了,利潤空間大了,養豬的多了,這就導致供給大幅增加,在供需關系看來,供大于求的情況下,價格下降,利潤空間小了,養豬的減少,又導致肉價上漲,本質上還是供需關系所決定的。
所以,既然明白了這個邏輯,在經濟學上講的周期中,一個完整的周期,就會有高潮和低谷。那么反應到養豬企業的身上,處在豬周期的循環中,那么對應的就有盈利和虧損,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
生豬養殖飼料、仔畜、人工成本約占九成以上
做生意么,肯定都有成本支出。據開元證券研究報告顯示,生豬養殖總成本中飼料、仔畜、人工成本約占九成以上。以2015-2019年生豬養殖行業產值-成本統計來看,生產總成本拆分來看,飼料費約占48%,仔畜費約占30%,人工費用約占19%,三者作為生豬養殖總成本的最主要組成,合計占比超95%。
2020年以來飼料成本、仔畜、人工成本顯著升高。飼料成本升高主要是原料價格上漲影響;仔畜成本升高主要系仔豬、種豬補欄需求增長,供小于求呈現初高溢價;人工成本的提升則主要系單頭利潤兌現增加,代養合約中允諾代養費及額外獎勵提高。此外,由于固定產能生物安全升級、日常消殺增加、死亡率提升亦增加了養殖的其他成本。根據新牧網的監測,去年11月行業生豬養殖全成本中位數略超16元/公斤;結合農業農業部的監測,11月行業生豬養殖全成本均值約15.6元/公斤,其中規模長養殖成分約為16元/公斤,散戶養殖成本約為15.3元/公斤。
隨著豬價近期快速下跌,豬糧比價進入三級預警區間。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監測,1月10日—14日,全國平均豬糧比價為5.75∶1,進入《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設定的過度下跌三級預警區間。
瑞達期貨(002961)數據顯示,截至1月7日當周,自繁自養生豬養殖利潤為虧損115.46元/頭,前一周為虧損39.77元/頭,外購仔豬養殖利潤盈利為103.06元/頭,前一周為盈利167.8元/頭。
搜豬網數據顯示,1月17日全國瘦肉型豬出欄均價14.03元/公斤,較前一日的14.16元/公斤下跌了0.13元/公斤,單日跌幅0.92%;較去年同期的36.2元/公斤下跌了22.17元/公斤,同比跌幅61.24%。
對于目前市場頹勢,廣州期貨認為,當前豬企仍在集中出欄,供應壓力不減。其次市場需求偏弱,節前消費增量未現。
凈利預降超70%,豬養的不好?
1月18日晚間,“豬茅”牧原股份(002714)發布2021年度業績預告。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的業績預告期間,牧原股份的營業收入預計為770.00億元-800.00億元,凈利潤預計70.00億元-85.00億元。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為65.00億元-80.00億元,同比下降70.86%-76.3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預計為70.00億元-85.00億元,同比下降71.90%-76.86%。
牧原股份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生豬出欄量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但由于國內生豬產能逐漸恢復,2021年生豬價格較去年同期明顯下降,導致公司2021年經營業績較去年同期明顯下降。據悉,養殖業務帶來的收入占了牧原股份9.5成的營收。
牧原股份在公告中指出,生豬市場價格變動的風險是整個生豬生產行業的系統風險,對任何一家生豬生產者來講都是客觀存在的、不可控制的外部風險。
2021年的生豬價格趨勢如何?從牧原股份的披露來看,2021年1-2月時,商品豬的價格為26.95元/公斤,3月份下降為23.21元/公斤,4月份21.11元/公斤,到了5月份商品豬價格跌破20元/公斤,一直到2021年10月份,價格更跌落到11.88元/公斤,這已經是年初的一半不到了。不過在年末,商品豬價格有一定的回升,2021年11月為15.96元/公斤,12月為14.75元/公斤,但相比2020年12月30.15元/公斤的價格,仍然是腰斬位置。
明白了豬周期影響的因素所在,那么對于企業的盈虧也應該正確看待。說實話,如果豬肉價格還是維持在30元附近,那么豬企的利潤依然是非??捎^的。但那中情況就是“價高傷民”了。
在豬周期疊加疫情的影響下,控制成本顯得格外重要。2021年豬價波動劇烈,各大豬企虧損嚴重,中國豬業回到“成本為王”的時代。2021年11月4日牧原在《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表示,當年四月份,牧原在內蒙古扎旗牧原農牧有限公司一批3800余頭的育肥出欄豬上取得了優異的養殖成績。根據內部核算結果,該批次170天生長周期的出欄均重為140公斤左右。該批次的全成本在10.5元/公斤左右,是牧原多年養殖過程中極為優異的成績。
牧原公司表示,公司現階段主要以提升部分成本較高養殖廠的效率從而降低公司成本,2022年以13元/kg為成本改善的目標。為抵御豬周期價格波動風險,公司積極布局屠宰端業務,預計2022年底屠宰產能達3700萬頭。
另外,根據財聯社此前草根調研中了解,散養戶養殖成本多在14-15元/公斤左右,牧原股份在2021年年底完全成本可達到14.5元/kg以下,溫氏股份(300498)四季度完全成本約17.6元/公斤,其他上市豬企養殖成本約在18元/公斤-20元/公斤之間。據此推算,牧原股份2021年下半年虧損幅度處于行業較低水平。
營收端來看,牧原加速擴張的步伐依舊沒有停止。特別是近三年,2019年營收202億,2020年562億,2021年預計800億左右,相信在價值投資者眼中,這一數據也是非常亮眼的。
受“豬周期”掣肘,2021年養豬業相當難受。目前現金流虧損嚴重,行業失血嚴重。2021年前三季度,正邦虧損76.27億,新希望虧損64.01億,溫氏股份虧損97.01億,天邦虧損26.96億,五大豬企中只有牧原凈利潤為正,凈利潤87.04億。
牧原養豬其強大的養豬體系與系統的綜合能力強,包括育種體系、飼料配方、人員管理、疾病防控系統,溫度控制系統、工業化系統,人工智能系統等等;其已經突破了規模不經濟的階段,進入成長階段。豬舍設計,6道防護,獨立換氣、通風等,防控好,規模大,單頭攤銷小。牧原育種體系讓牧原在種豬方面節省了大量成本,這是長期經營的結果。
成本下降仍有空間,中長期發展前景可期
對于牧原的表現,天風證券表示,公司出欄量增長可期,截止2021年底公司能繁母豬存欄283.1萬頭,同時目前產能建設可支撐出欄達到7000萬頭以上,為公司未來出欄的成長性奠定基礎;公司采用自繁自養模式,對飼料加工、種豬選育、種豬擴繁、商品豬飼養等業務環節各項生產流程制定了一系列標準化制度和技術規范,面對豬病影響,公司優勢顯著,在當前顯著的成本優勢下,預計隨飼料配方、內部管理等方面進一步優化,成本下降仍有空間,公司預計2022年有望降至13-14元/kg水平,盈利能力強,特別在行業寒冬的情況下,優秀的成本控制能力為公司現金安全提供保障。此外,公司生豬屠宰業務有望逐步達產,隨產能利用率提升,2022年有望逐步實現盈利。
中信建投點評牧原股份業績預告指出,2021年伴隨著國內生豬產能逐漸恢復,生豬養殖景氣度急轉直下,大多數規?;i養殖企業處于深度虧損狀態,公司憑借突出的成本控制能力和持續穩定的規模擴張,在養殖業下行周期依然保持盈利。當前,公司固定資產增速放慢,在景氣低點放緩了擴張節奏,但已經建成的產能按設計產能口徑預計在8000萬頭以上,未來仍將通過定增等方式持續提升養殖和屠宰業務規模,中長期發展前景可期。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滬江材料將于1月18日上市北交所 公開發行價為18.68元/股
韋爾股份控股股東虞仁榮質押230萬股 質押期限至2023年1月16日
金牌廚柜控股股東建潘集團質押690.93萬股 質押期限至2024年6月14日
排行
精彩推送
- 銀行板塊持續走強 多因素促估值修復
- 華誼騰訊娛樂:CEO袁海波失聯不實,股票今日復牌
- 信息披露多次違規,華鐵應急遭上交所監管警示
- 或有“戴帽”風險!獐子島預告扣非凈利潤持續虧損
- 傳祥生實業賬戶及旗下子公司股權被凍結,祥生方面回應銀柿記者
- 進軍換電的寧德時代,能否一統江湖?
- 趁著股價四連板“東風”,海量數據實控人忙著減持
- 長春高新連續跌停,控股股東部分質押突破此前平倉線,葛蘭或...
- CRO高景氣度持續,昭衍新藥2021年凈利預增,股價卻跌跌不休
- 消息稱字節跳動2021年或日均進賬10.07億元,但同比增速放緩
- 華潤萬象生活:擬收購南通長樂全部股權及江蘇中南1%股權
- 報告期內因產品抽檢不合格被通報 沃文特產品質量問題受關注
- 格蘭尼沖刺創業板IPO存償債風險
- 中恒寵物主要業績增長穩健 IPO報告期內境外收入較高
- “嗶嗨啤”啤酒被曝涉嫌傳銷,王老吉授權品牌惹火上身
- *ST華塑“搶發”年報保殼收問詢,閃電并購的公司撐起8成營收...
- 天有教育上市招股書失效,去年前七個月總營收2.45億元
- 小紅書治理虛假種草 醫美連鎖品牌“廣州曙光醫學美容醫院”...
- 小紅書治理虛假種草 醫美連鎖品牌“海峽整形”被平臺封禁
- 小紅書治理虛假種草 日本美容品牌“佑天蘭”被平臺封禁
- 建發房產待償還直接債務融資352億元 擬發行中票部分募資用于并購
- 因為印章,真視通鬧了小半年,終于恢復正常使用了!
- 長春高新連續兩日跌停,股民人均浮虧13萬,發生了啥?
- 瑞幸咖啡否認重回納斯達克 業內人士稱仍存諸多障礙需要“漫...
- 與“果鏈”深度捆綁的興禾股份:需求下滑致營收凈利雙雙驟減...
- 德盈控股對賭壓力下曲折上市 營收增長乏力高度依賴B.Duck小黃鴨
- 小紅書治理虛假種草 德國乳制品品牌“歐德堡”遭平臺封禁
- 湖南鑫和醫藥虛開增值稅發票1817萬 被罰50萬元
- 小紅書治理虛假種草 網紅民宿酒店安隅、渝舍印象、聽花堂、I...
- 中科環保、BYD半導、工大科雅1月27日創業板首發上會
- 芯龍技術1月27日科創板首發上會
- 未按規定披露關聯方及關聯交易 ST華鈺遭處罰
- V觀財報|白云機場:2021年預虧約3.8億-4.7億
- V觀財報|創力集團:董事長石華輝辭職
- 子公司失控后中嘉博創回函:不存在財務“大洗澡”
- V觀財報|獐子島:2021年凈利同比預降39%-60%
- 年審報告存虛假記載!中天運被暫停債務融資工具相關業務
- 投訴量超6000條,新老IP交替明顯!股價走低泡泡瑪特如何破局?
- 凈利潤增速首次下探!保利發展頻繁融資溢價拿地為哪般?
- 恒泰證券原營業部負責人“搞副業”,大連證監局對其出具警示函
- 14批次化妝品被檢出禁用原料 涉及廣州碧婷化妝品等企業
- 長春高新連續兩日跌停 生長激素納入集采價格或下降70%
- 小紅書治理虛假種草 日本保溫杯品牌“GERM格沵”遭平臺封禁
- “韓束、一葉子”母公司上美集團沖擊港交所 近三年營銷開支...
- 百世集團因交通事故新增被執行人 執行標的127.74萬元
- 權健新增3條被執行人信息 執行金額156.50萬元
- 蘇大維格實控人陳林森收監管函 敏感期交易自家股票
- 雅本化學收監管函 被問信披是否誤導及配合股東減持
- 麥田房產經紀1天收2罰單 為禁止交易房屋提供經紀服務
- 當“織布機”變成“斷魂刀”,一場萬億成交下的存量博弈
- 三安光電股價3連陰 海通證券安信證券高點唱多
- 足力健新增被執行信息 執行標的為128萬元
- 任澤平與東吳證券屬編外合作?以獨立學者身份發表觀點不代表...
- 華夏航空:副總裁崔新宇辭職
- 嘉化能源:牛瑛山辭去副總經理職務
- 鹽湖股份去年凈利預增90%-110% 股價今跌7.58%
- 提價效果不佳 生活用紙業持續承壓 廠商大筆回購難解困境
- 方正證券去年凈利預增50%-70% 股價今漲0.64%
- 鹽津鋪子實控人等增持僅完成25%就喊停 股價跌2.18%
- 博盈特焊募投項目或存“注水”發行人律師合伙人辭職后任公司董秘
- 寫“差評”被判侵權考研機構續:一被告稱其知乎賬號是他人在用
- 高德聯合清華大學發布報告顯示:貧困地區經濟民生因路而興
- 聯創股份跌13.98% 萬聯證券高位喊買入
- 1月19日(周三)港股沽空數據出爐 正榮地產沽空比率居首位
- 萬達樓盤大門脫落,砸死代駕小哥
- 萬人請辭策劃沖上熱搜一!哈利波特手游道歉,啥情況?
- 網紅書店西西弗銷售無3C認證兒童商品被罰
- ST起步說明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相關情況
- 杜嘉班納違法開除員工判賠36萬元
- 網易旗下《哈利波特:魔法覺醒》手游因春節活動引爭議,回應...
- 青客租房申請破產清算,此前未履行金額近3000萬元
- 安徽建工開年三次成被執行人:去年累計至少4次被列為被執行人...
- 既然有周期,那就有盈虧!”豬茅”凈利大滑坡,豬養的到底咋樣?
- 小紅書起訴4家涉虛假種草通告平臺、MCN機構:索賠1000萬
- 帝歐家居澄清:歐神諾仍為公司控股子公司
- 誠達藥業登陸深交所創業板
- 紫燕食品沖擊IPO:年營收超26億華東貢獻超7成,關聯銷售總額達16億
- 瑞思教育,再無豐年?
- 三問森馬:賣啥?誰賣?咋賣?
- 瑞幸否認重回納斯達克上市傳聞:報道不實
- 阿里文娛退出優酷股東,改由其子公司土豆網絡全資持股
- 有贊被爆裁員,官方暫未回應
- 安踏品牌2021年零售金額同比增長25-30%,FILA“顯疲態”連續...
- 得利斯訴Yolarno案獲法官支持判決,有權追討600萬澳元收購預付款
- 生長激素納入集采,“生長茅”長春高新閃崩跌停,安科生物大跌7%
- 轉型初期多位高管來自競爭對手杉杉,后期業績靠寧德時代一飛...
- 孩子王預計全年凈利潤1.96-2.35億元,同比下滑40%-50%
- 特斯拉霸主地位不保?美銀:2024年美國市占率僅為19%
- 兩年未融資、擴張失序 錢大媽面臨“囚徒困境”
- “女鞋第一股”告別女鞋業務,預虧超4億的星期六還能好嗎?
- 搭上NFT的快車 多次“跨界”的吉宏股份能走多遠?
- 港股餐飲板塊齊嗨 九毛九漲幅超6% 多家投行看好公司前景
- 永清環保凈利預增超1倍 公司稱雙碳服務將成重點方向
- 伽瑪刀進藏! 西部大棋局又拱一卒
- 百年人壽泉州本部營業區開展“蘇垵養老院公益活動”
- 醫療版塊遭遇黑天鵝,進入調整期
- 美股周三收跌 匯豐銀行預計美股全年回報將十分微薄
- 今日上市:誠達藥業
- 福安藥業超1億股權轉讓首期款未收回 研發進入“收獲期”賬面...
- 漢得信息會計核算調整致凈利預增2倍 扣非連虧三季研發費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