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pllqf"></th>

    <tbody id="pllqf"></tbody>
    <dd id="pllqf"><center id="pllqf"></center></dd>
  1. <button id="pllqf"></button>
    <dd id="pllqf"><pre id="pllqf"></pre></dd>
    首頁 財經 > 正文

    世界新消息丨增技賦能促振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閱讀提示鄉村振興,農民是主體,人才是關鍵,高素質農民是希望。大同市緊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目標任務,把農民培訓作為農業農村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從2020年開始,實施高素質農民技能提升培訓3年行動計劃,實施單位大同市農業農村局在提升培訓覆蓋面、精準度、實用性等方面發力,著力打造一支綜合素質高、技術能力硬、產業發展好、帶動示范強的高素質農民隊伍,為全面實現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活力源泉。

    拓廣度 提精度示范帶動促農增收

    “技術在手,助農增收?!膘`丘縣農民石保祥參加高素質農民培訓后,熟練掌握了農機裝備的操作方法。面對10月突發的疫情,他幫助無法及時收割玉米的村民收割玉米2600畝,確保了秋糧顆粒歸倉。石保祥是大同市高素質農民培訓工作成效的一個縮影?! 〗衲暌詠?,大同市聚焦農業農村“十穩十提”任務,著眼“八大特色產業”,立足“六大專項行動”,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訓工作。在拓展培訓覆蓋面方面,建立培訓信息庫,摸清底數,讓農民應培盡培;在提升培訓精準度方面,圍繞主導產業發展和鄉村人才振興需要,瞄準“全產業培訓、全節點增效”,創新開設八大特優產業班、十類精品專班和一批融合試點班,培訓內容覆蓋廣泛、類型豐富。與此同時,還依托與山西農業大學共建的大同市高素質農民培訓學院,吸納學院教授、全省“三隊”包聯專家、技術專家、鄉土專家、創業能手,配強配足培訓師資隊伍?! 〈笸薪疝r農業專業合作社是一家省級高素質農民培育示范基地。在開展蔬菜種植、農機使用、電商等高素質農民培訓的基礎上,合作社以周邊1500多棟溫室大棚種植作為服務示范點,提供從種到收“一站式”服務,最大程度減少中間環節,節約流通費用,降低農資成本。目前,合作社累計培訓高素質農民6000多人次,近百名培訓后的農民成為“農民種植和養殖科技能手”,上百名實用技能人才常年受聘到本地外地傳授果蔬種植技術?! 『献魃缲撠熑伺V敬嬲f:“經過我們培訓的學員牽頭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97個,輻射帶動全區70%的村3萬多農戶從事設施農業增收。培訓學員年平均收入普遍高于全區農民平均收入的68%,人均年收入達到了2萬多元?!薄 〈笸形r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張穎龍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堅持“培訓持證一體、產業就業融合、增效增收同步”,在培育服務、創新機制方面下功夫,打造一支用得上、留得下的高素質農民隊伍,長期扎根廣袤鄉村,服務支撐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連田間 接云端靈活開展技能培訓

    今年9月,一場別開生面的蔬菜種苗栽培實訓在天鎮縣玉泉鎮南河堡村芳芳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的育苗基地舉行,大棚內綠意盎然。來自顧家灣村的高成仕認真地聽著技術人員的講解,還不時打開隨身帶的小本本記上幾句。參加培訓的王桂蘭則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手持一把小巧的叉子反復練習并盤插秧補苗技能?! ∠襁@樣的培訓場景,近年來在大同市各縣區輪番上演,參加培訓的學員十分珍惜學習機會,不但掌握了培訓內容,還提升了自身科技素養?! ≡谠鷮嵧七M高素質農民培訓工作中,大同市出臺《高素質農民技能提升培訓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到2022年使全市持證高素質農民累計達到10萬人,占第一產業從業人員的30%以上,實現行政村全覆蓋,持證農民至少掌握1項持續增收的關鍵技能?! 〈笸骺h、區結合實際,有的把課堂開在田間,有的請專家在云端授課,多形式開展培訓工作,在各方面提升農民素質?! ?0月以來,大同市農業農村局統籌疫情防控和培訓工作,在低風險區域采取“一點兩線、四大課堂”的模式,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縮小辦學規模,送教下鄉、進村辦班,讓村莊成為教室、能手成為教師、田間成為課堂。在高風險區域靈活教學,依托“云上智農”App開展線上培訓,利用電話、微信、視頻會議等多種渠道開展線上指導,不間斷向培訓學員推送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要點、“三農”政策、農業防災減災、病蟲害防治等知識?! 〗刂?0月底,全市已培訓高素質農民10282人,持證9647人。2020年開展技能提升培訓3年行動至今,全市共培訓高素質農民8.09萬人,累計考評、認定、推薦頒證8.32萬人,分別占一產從業人員的25%、26%,實現了全市農業從業人員“帶動性覆蓋”。

    強內容 重實效跟蹤服務助力創業

    靈丘縣高素質農民培訓學員李梅梅,通過培訓教師后續跟蹤指導,熟練掌握了草帽、草籃、茶杯墊等編織工藝,在靈丘縣現代農業發展中心的幫助下實現了自主就業,她高興地說:“我一個月能銷售工藝品10余件,月增收1500余元?!薄 榕囵B更多的實用人才,大同市堅持培訓、服務、創業全過程融合,突出抓好培訓平臺、培訓內容和培訓成果轉化運用等,有效促進學員就業創業,探索出一條“做給農民看、教會農民干、幫著農民賺”的特色高素質農民培訓之路?! ?022年,大同市遵循公開、公正、擇優原則,經過機構申請、縣級申報、專家評審、市級審定等程序,通過山西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大同市分校等29家培訓機構為高素質農民培訓機構,選聘優秀師資隊伍,開展八大特優產業培訓、精品專班培訓和試點項目培訓,實現了從傳統種養到先進產銷、從單一產品到多元精品、從課堂教室到田間地頭、從一產主導到多產融合的四個轉變,構建起了覆蓋廣泛、精準高效、層次多樣、類型豐富的高素質農民培育新格局?! ∪A遠陸港一畝田農村商品物流配送有限公司培訓部負責人說:“我們培訓期間以知識廣度為主,后續跟蹤服務階段以精度為主,依托自身電商核心優勢,對意愿強、具有一定運營能力的學員進行重點幫扶,讓其較快取得顯著成績,增強從業信心,進而帶動更多學員去嘗試創業?!薄 〕鰧嵳徐柟膛嘤栃Ч?、增強學員就業創業勁頭。陽高縣高素質農民培訓學員文可平,在縣農業農村局和雨露職校的支持和協調下,從銀行貸款30萬元,引進杜泊種公羊10只、種母羊80只、絨山羊50只,養殖規模擴大到600只?! 〈笸?、縣農業農村部門和培訓機構創新技術指導、經營服務、創業支持一體化的全程跟蹤服務機制,堅持訓育結合,在訓后技術支持、政策對接、創業引導、信貸擔保、搭建互助平臺等方面持續發力,切實增強高素質農民發展能力。

    本報記者李全宏

    標簽: 農民培訓 培訓內容 農民培訓工作

    精彩推送

    无码专区毛片在线观看
      <th id="pllqf"></th>

      <tbody id="pllqf"></tbody>
      <dd id="pllqf"><center id="pllqf"></center></dd>
    1. <button id="pllqf"></button>
      <dd id="pllqf"><pre id="pllqf"></pre></dd>